首页 快讯文章正文

买的嫌贵、卖的喊赔!新能源车险“两难”怎么破?

快讯 2024年04月19日 08:07 106 admin

买的嫌贵、卖的喊赔!新能源车险“两难”怎么破?

新能源汽车保险:车主和保险公司的“两难“困境

近年来,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环保、经济的电动车作为出行工具。然而,随之而来的是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的种种问题。一方面,车主在购买车险时遭遇保费大幅上涨,甚至被拒保;另一方面,保险公司也在新能源车险业务中叫苦不迭,称其越做越亏。这种“车主喊贵、险企叫亏“的尴尬局面,折射出新能源汽车保险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。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一“两难“困境?破解之道又在何方?让我们一起探讨。

买的嫌贵、卖的喊赔!新能源车险“两难”怎么破?

新能源汽车以其环保、节能、科技感十足的特点,吸引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。这些车型在外观设计上往往更加时尚动感,线条流畅优美,彰显现代感。而在内饰方面,大屏交互、数字化座舱等智能配置,也让驾乘体验更加便捷舒适。不过,这些亮点的背后,也意味着更高的维修保养成本。相比传统燃油车,新能源汽车搭载了电池和大量传感器等智能设备,一旦出现问题,维修难度和费用都会大大提高。特别是采用了车身一体化压铸工艺的车型,车身修复难度更是非同小可。这些因素必然会提升保险理赔难度和成本,导致保费水平上升。

此外,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保有量还比较低。截至2023年底,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041万辆,仅占汽车总量的6.07%。这意味着,新能源汽车在维修、定损等环节还无法实现像传统燃油车那样的规模化效益。相关成本居高不下,保险公司为维持收益,也只能提高保费标准。这对于新能源车主而言,无疑是一笔不小的额外开支。

买的嫌贵、卖的喊赔!新能源车险“两难”怎么破?

诚然,我国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已有两年多,保险机构也积极推出了相应的产品,在保障车主权益、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专属条款针对新能源汽车“三电“系统的构造特征,涵盖了行驶、停放、充电及作业等使用场景,力求全面应对各种风险。但在实际承保过程中,面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快速迭代,现有条款和产品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,难以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。

问题的根源在于,当前新能源汽车车险在定价机制上,基本还是沿用传统车险的老路子。传统车险定价主要基于车型本身的信息和投保人的基本特征,如车主年龄等,难以精准评估个体风险。而新能源汽车所处的产业生态,本身就拥有海量的数据积累。车主的驾驶行为、用车特点,都可以通过大数据实时获取和分析。如果保险机构对这些风险的认知和定价,还局限于简单的条款设置和粗放的费率调整,就很难满足新能源车主的个性化需求。正如文中所言,这“就像拿着旧地图,根本找不到新大陆“。

因此,破解新能源汽车投保“两难“局面,还需要在市场化改革方向上另辟蹊径、寻求新思路。首当其冲的,就是要创新车险定价机制。新能源汽车天然积累的海量驾驶行为数据,恰恰是保险公司实现精准定价的金矿。在保障用户隐私的前提下,相关部门应出台政策,打通数据壁垒,为保险公司完善风险评估模型、实现差异化定价提供数据基础。在此基础上,还应逐步放开车险自主定价系数。推广UBI车险,根据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和驾驶行为,实现差异化定价,而不是简单地把车主划分为几个粗放的类别。这不仅有利于保险公司控制整体赔付率,也能更好地厘清自用车和网约车在保险定价上的差异。

此外,鼓励车企跨界参与保险业务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路径。车企手中掌握着最丰富的车辆数据和驾驶数据,对车辆和驾驶员风险的评估天然具备优势。再加上车企本身已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,将车险销售和理赔纳入其中,并不会带来太多额外成本。同时,车企直接触达客户,也能减少中间环节,为车主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理赔服务。车企入局车险领域,有望进一步丰富车险产品形态,带来新的活力。

从更长远的角度看,降低新能源汽车本身的维保成本,也是破解车险困局的治本之策。车企应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,在提升新能源车辆可维修性和易保养性上下功夫。维修保养成本的降低,不仅让车主直接受益,也为保险公司合理控制保费提供了更多空间。这需要车企和保险公司密切合作,共同推动行业生态的完善。

总的来说,科学合理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定价机制,事关千千万万车主的切身利益,也影响着更多潜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。随着新能源汽车不断走向大众,市场规模的扩大必将倒逼车险行业加快变革的步伐。通过技术创新、数据赋能、跨界合作等多种路径,建立起更加精准、个性化的保费计算模式,同时推动车辆维保成本的降低,新能源汽车车险的“两难“困境终有破解之日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必将迎来更加健康、可持续的发展。

标签: 车险“

上海锐衡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,网络热门最火问答,网络技术服务,技术服务,技术开发,技术交流www.dongmage.com备案号:沪ICP备2023039795号 http://www.dongmage.com内容仅供参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:597817868 备案号:沪ICP备2023039795号 http://www.dongmage.com内容仅供参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:597817868